CAS号查询化学名 >  CAS No.133-32-4

133-32-4  3-吲哚丁酸

CAS Number:133-32-4 基本信息
中文名:62596 3-吲哚丁酸
英文名:42772 3-Indolebutyric acid
别名: 4-(3-1H-Indolyl)butyric acid; 4-(3-Indolyl)butyric acid; Indole-3-butyric acid; Hormodin; Seradix
分子结构:
  • 1
分子式: C12H13NO2
分子量: 203.24
CAS登录号:
133-32-4
EINECS登录号: 205-101-5
InChI: 1S/C12H13NO2/c14-12(15)7-3-4-9-8-13-11-6-2-1-5-10(9)11/h1-2,5-6,8,13H,3-4,7H2,(H,14,15)
物理化学性质
熔点: 120-125ºC
性质描述: 外观白色晶体熔点124-126°C含量≥98干燥失重≤0.5
安全信息
安全说明: S26:万一接触眼睛,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。
S38:在通风不良的场所,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。
S45: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,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(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)。
S36/37/39:穿戴合适的防护服、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。
危险品标志: T:有毒物质
危险类别码: R25:吞咽有毒。
R36/37/38:对眼睛、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
其他信息
产品应用: 促进植物主根生长,提高发芽率,成活率。
生产方法及其他: 吲哚丁酸(133-32-4)的生产方法:
    1.由吲哚与γ-丁内酯在四氢萘的回流温度下缩合得到。操作方法是:将1.17g吲哚、1.4g氢氧化钾、0.2g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和干燥的四氢萘3mL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30min,加γ-丁内酯1.12g,在大于200℃回流4h。反应体系中的水分由分水器除去。冷却后用15mL水将固体全部溶解,分出有机层用盐酸酸化则析出大量灰白色固体。抽滤,水洗,干燥后得1.88g产物,粗品收率92.6%。
本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、操作简便、产率高的优点。
    2.由吲哚与格氏试剂及α-氯代丙腈反应,制得3-丁腈吲哚,再由NaOH水解并与盐酸反应制得。
    3.由吲哚与γ-丁内酯,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于280~290℃反应生成产品。制剂有无漂移粉剂和可湿性粉剂。操作方法是:将吲哚、γ-丁内酯、氢氧化钾加入到四氢萘中,搅拌下加热溶解,回流脱水,升温至200℃,脱水至理论量的四分之三,开始脱溶,在1至1.5小时内脱水至理论量,温度上升至300℃,并保持0.5小时,稍冷后加入二甲苯和热水溶解,趁热分液。水层冷却后用盐酸中和,得粗品,再用苯重结晶,得成品。

剂型:
    商品Rootone系吲哚丁酸与萘乙酸和萘乙酰胺的复配制剂。粉剂(1%,3%,4%,5%和6%)与可湿性粉剂。

质量标准:
    原药为白色或浅粉色结晶粉末。有效成分含量/%≥98;熔点/℃:123~125。

注意事项:
    (1)不能用于植物叶部;
    (2)其余同吲哚乙酸。

消耗定额/(t/t):
吲哚(98%)       1.07  二甲苯(工业)  0.30
γ-丁内酯(98%) 1.04  苯(工业)      0.50
氢氧化钾(82 %)  1.62  四氢萘(工业)  0.10
盐酸(35%)       0.30

分析方法:
    (1)产品分析:在无水乙醇中,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1nm处测定(ACF Chemiefarma法)。
    (2)残留量分析:从酸性介质中用氯仿萃取,将其甲醇溶液与石油醚(40~60℃)震荡吸收,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紫外光检测(ACF Chemiefarma法),亦可参照吲哚乙酸的残留分析法,先衍生为甲酯或甲硅烷的三甲酯,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。

降解和代谢:
    土壤中能迅速降解。
CAS#133-32-4 相关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