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号查询化学名 >  CAS No.108-95-2

108-95-2  苯酚; 石炭酸

CAS Number:108-95-2 基本信息
中文名:62596 苯酚; 石炭酸
英文名:42772 Phenol
别名: Hydroxybenzene
分子结构:
  • 1
分子式: C6H6O
分子量: 94.11
CAS登录号:
108-95-2
EINECS登录号: 203-632-7
FEMA登录号: 3223
InChI: 1S/C6H6O/c7-6-4-2-1-3-5-6/h1-5,7H
物理化学性质
熔点: 40-42ºC
沸点: 182ºC
水溶性: 8G/100ML
折射率: 1.5418
闪点: 79ºC
密度: 1.07
性质描述: 苯酚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,可燃,腐蚀力强。有毒。不纯品在光和空气作用下变为淡红或红色,遇碱变色更快。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。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。有特殊臭味和燃烧味,极稀的溶液具有甜味。相对密度1.0576,凝固点41℃,熔点43℃,沸点181.7℃(182℃),折射率1.54178,闪点79.44℃(闭杯),85℃(开杯),自燃点715℃,蒸气密度3.24,蒸气压0.13kPa(40.1℃),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燃烧极限1.7-8.6。1g苯酚溶于约15ml水(0.67,25℃加热后可以任何比例溶解)、12ml苯。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甘油、二硫化碳、凡士林、挥发油、固定油、强碱水溶液。几乎不溶于石油醚。水溶液pH值约为6.0。
安全信息
安全说明: S45: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,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(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)。
S36/37: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。
危险品标志: C:腐蚀性物质
T:有毒物质
危险类别码: R34:会导致灼伤。
R40: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。
R68:可能有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
R23/24/25:吸入、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毒。
危险品运输编号: UN1671/2312/2821
其他信息
产品应用: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、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,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。
生产方法及其他: 苯酚最早是从煤焦油回收,目前绝大部分是采用合成方法。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,开始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;丙酮的技术路线,已发展占世界苯酚产量的一半,目前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苯酚已占世界苯酚产量的90以上。其他生产工艺有甲苯氯化法、氯苯法、磺化法。我国的生产方法有异丙苯法和磺化法两种。由于磺化法消耗大量硫酸和烧碱,我国也将只保留少数磺化法装置,逐步以异丙苯法生产为主。1.磺化法以苯为原料,用硫酸进行磺化生成苯磺酸,用亚硫酸中和,再用烧碱进行碱熔,经磺化和减压蒸馏等步骤而制得。原料消耗定额:纯苯1004kg/t;硫酸(98)1284kg/t;亚硫酸钠1622kg/t;烧碱(折100)1200kg/t。2.异丙苯法丙烯与苯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异丙苯,异丙苯经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异丙苯,再用硫酸或树脂分解。同时得到苯酚和丙酮。每吨苯酚约联产丙酮0.6t。原料消耗定额:苯1150kg/t;丙烯600kg/t。3.氯苯水解法氯苯在高温高压下与苛性钠水溶液进行催化水解,生成苯钠,再用酸中和得到苯酚。4.粗酚精制法由煤焦油粗酚精制而得。5.拉西法苯在固体钼催化剂存在下,高温下进行氯氧化反应,生成氯苯和水,氯苯进行催化水解,得到苯酚和氯化氢,氯化氢循环使用。
CAS#108-95-2 相关商品